任何企业,都会有自己的一套‘企业文化’,哪怕是成立仅有一天的企业也不例外。百年老店的文化是几代人不断成功所留下的遗产,初创企业的文化则更多的体现了创始人的个人价值观。各家企业各有各的文化,有些看起来是如此‘美妙’和富有文采,比如‘鹤舞白沙,我心飞翔’,也有的企业全是‘团结’‘奋斗’‘坚持’‘热爱’之类的老话。然而,企业文化不是写小说,搞出一些云山雾罩,‘厚德载物’之类的词就算大功告成了。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终极目的是让员工认同,只有被认同的理念和准则,才会真正起到效果。就像两个人随便吹10分钟的牛皮,就够所有人类奋斗100年的道理一样。企业文化的好与坏不在于说的多好听,墙上有多少语录,而在于既定的文化是不是符合企业的特征与行业特点,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员工接受和认可,进而转化为行动。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才真正称得上拥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上天’后如何落地,却是一个相当老大难的课题。我们常常见到的是这样几种‘企业文化’:一种是在老板嘴里张口就来的‘口头文化’,这种最不靠谱,往往会出现每换一个老总,整个‘文化’便要从头再来清洗一次的情况。这次是‘严肃紧张’,下回就‘团结活泼’了。所以某些企业的文化,根本上就是老板的单边文化。另一种是被总结过后写于纸上或贴在墙上的‘书面文化’,这种稍微好点,不过也基本没什么效果。我们见到的大多数文化都是仪式化的,贴个标语,出个画册,实际上是空洞有害的东西,暗中明里甚至激起员工的反感。还有,如果反思国人的民族性里面,是否就是我们常常批判的说一套做一套呢?最后一种是员工们在嘴上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在具体的行为里却根本看不到的‘任务文化’。
这些重‘文’轻‘化’的做法,是对企业文化的严重误读,企业文化里的‘文’其实既重要又不重要,重要的是‘化’之前必须有‘文’,但是光有‘文’却没有‘化’,等于没有、甚至玷污了企业的文化。那么企业文化如何‘化’?则必须依靠持久的宣传和植入,还要依靠合理的方式和发放。这种‘化’,是让企业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并形成全体员工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准则和共同的基本假设’,如此这般,才能说这个企业‘有文化’了。
基于上述逻辑,企业文化要‘化’,具体需要三样东西。
第一需要时间。一个企业的文化是长期积淀的结果,世界上有很多企业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经历变革积累了企业能够长期生存、壮大发展的‘道’。这些企业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国内,有很多企业家目光短浅,在软实力建设上投下去的钱当年要见效。当然追求利润是企业的本色,但是不能让利润作为企业的唯一指向。不难想象这些企业即使每年赚钱,赚得不会多也不会长久。这是因为说白了,还是咱太穷,或者是咱穷怕了。不管是大学老师还是公司老板,基本的心态是钱还没赚够嘛!搁西方,人家的心气儿,是几代人衣食无忧沉淀下来的,人家工作半年、休假半年,你有这条件吗?当然我们现在日子好过一点了,但是世界上有两种贫困,一种是真正的贫困,一种是心态的贫困。在中国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没有渡过这个‘心理贫困期’,还在贫困的心理惯性中。
企业文化是企业不断获得成功所遗留下的财产,是在内部整合和外部生存的双重作用下总结出的生存指南。对于普通员工,尤其是新入职的员工来说,对于企业文化的解读绝非易事。诸如在会议上是不是要主动发言?老板的一句‘还可以’是夸奖还是批评?是应该秉公办事还是考虑人情?因此想把一个企业文化的内涵灌输给具有不同背景和经历的员工,需要的就不仅是方式和手段,更多的时间。需要日复一日,不间断的宣传和贯彻。
第二需要氛围。真正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大家的心理默契,也是一种共同的使命感和方向感。公司获得成功促进了文化的形成,然后新人进来,受其影响,被其同化,久而久之,整个企业在价值观上具备了相似的倾向——这便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鼻祖埃德加·沙因认为,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在企业长期发展的历史当中员工们共同习得的‘价值观、理念和假设’,它们随着组织继续获得成功而变成共享的和理所当然的,并由此形成了人们所谓的‘我们这做事的方式’。在这里,员工的共同习得至关重要,通过一种氛围的营造,形成绝大多数员工一致的行为方式,进而将企业的文化内涵显性化。是促进企业文化能够‘落地’的关键。
第三需要自律。中国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发端通常都是在老板,但是最终要形成于员工,企业要培养好自己的文化氛围,在氛围中,一个事件发生以后,大家都知道应该怎么应对处理,平时大家也都会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行为操守如何符合企业的文化要求;第三点需要员工的高度自觉。企业文化的约束力不像法律法规那样带强制性,例如哪怕在一个倡导节约的企业里,企业也很难因为浪费一张纸或一点食堂的饭菜就去处罚某某员工,况且如何清晰的界定‘浪费’也是一个难题,所以企业文化要落实在行动上,就必须真正使大家心服口服,在思想上心灵上达成共识,而不是表面的服从与被动遵守,否则一旦失去监管,‘文化’就会荡然无存。企业文化的约束主要来自于自律,高度自律的产生源于员工对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这是企业文化的至高境界。
正如一个社会的成熟与进步的标志是来自于文化一样,企业是否具有生命力的标志也来自于企业文化。企业在初级阶段需要靠产品和服务生存,中级阶段靠品牌和战略发展,最后当然得靠文化才能得以持续成长。一个文化已经被彻底‘文而化之’了的企业,必将拥有三样别人难以企及的制胜法宝,那就是——企业规章制度之外的自我‘约束力’;目标清晰坚定的团队‘战斗力’;攻坚克难、团结一心的‘凝聚力’。如果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自觉的把企业发展与自己的事业发展结合起来,企业就拥有了一支强大的队伍,就能打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出颇具价值的高端品牌,领跑在时代前列,从而雄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