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互设计的内涵
1.交互设计的概念
交互设计是属于人工制品、环境和系统的行为,也是表达相应行为的外形元素的设计与定义。简单说来,站在用户的视角,交互设计就是一种让消费者既能轻松使用,又能产生愉悦感的设计技术,它首先要了解目标用户对于产品的期望,然后再熟悉用户与产品交互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行为,借此掌握用户的内心、行为特征,并对产品进行后续的设计补充。由于涉及到众多学科,交互设计还必须保持与多个领域人员的沟通。交互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产品的界面和可能发生的交互行为,通过交互设计,产品与用户间逐渐形成一种有机的结合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设计的预期。现实生活中,交互设计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具备闹铃功能的电子设备、早餐使用的电子灶具、电脑、网站、应用软件、新媒体以及各种电子服务。交互设计是一个从人机工程学独立出来的学科,相比之下,它更加强调认知心理学、行为学和设计学等方面的内容。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的爆炸式前进,实际上,交互设计已然成为应用极其多元化的行业。
2.交互设计的发展
交互设计概念的正式提出大约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丰富产品的功能与内涵,对产品进行有目的的优化改造,就是交互设计的原始形态。对于现代人而言,交互设计不单单意味着工作选择的增加,最重要的是它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在闲暇时光获取额外的艺术体验。交互设计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创阶段一个美国工程师为了减轻计算机操作时的压力,提出了“人机紧密共栖”的想法,接下来,第一届人机系统国际大会的召开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机界面学的发展;奠定阶段,伴随着人机界面学研究中心的建立以及相关著作的出版,人机交互获得了正确的研究方向;最后是发展阶段,网络的快速普及使人们大大增加了接触电脑的机会,在使用过程中,人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弊端,如使用繁琐、不能及时找到所需的应用等,这些矛盾逐渐演化成为交互时代前进的动力。
3.交互设计的特征
交互设计的初衷是满足大众的需求,在交互过程中提供给用户良好的体验,并能够与设计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表现出典型的人文关怀。由于对象是人,不同民族、地区和国家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使用产品时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那么针对特定群体设计的交互产品就会包含固定的文化意蕴,在某种程度上拉近用户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交互设计离不开经验的积累,交互设计本身就是出于生活便捷考虑的优化设计,它可以说是总结前人经验的应用艺术,社会的变迁必然地导致设计手段也需要持续的更新,因而,作为设计者,务必要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根据实际所需选择合适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二、交互设计时代平面设计艺术表达的形成
1.平面设计作品蕴含的理性认知
但凡是艺术的设计,必然离不开情感认知和理性认知,由于设计是创作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那么在整个过程中,创作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一定是基于现实世界的清醒认知,也就是理性认知,同时还要顾及自身情感对于设计对象存在的态度,也就是情感认知。这里提到的认知与哲学领域的认识是有所差异的,并且创作主体的情感更倾向于审美的情感,因而,置身艺术世界,理性认知就有了特殊的含义,它是建立在设计主客体审美统一的前提下,在进行对象化设计主体的过程中,审美地评价和选择主体的核心属性以及描述客体,最终表现出来的理性内容,相比较情感认知,往往更加直观、感性、形象。一方面,理性认知是功利性的,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活动,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人们的意识又普遍存在于交互设计过程中,故理性认知的功利性较为实用,不应被忽略。其实,社会的发展是审美和功利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层次不同,但都有其必要性。交互设计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产品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与其他设计形式相比更加紧密,在实际使用的情景中,最初的设计功利性会逐渐暴露出来,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创作主体在进行设计时不能只考虑功利性,那样的话,设计活动将失去审美价值,继而无法进行下去。另一方面,理性认知是协调统一的。设计艺术中所涉及到的情感源于创作主体的内心深处,包含社会历史的深刻认知,既有理性的内容,也表现为感性的特征,并且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两者是互相溶解、彼此协调的,所以产品蕴含的设计师的理性认知具有强烈的统一性质。此外,理性认知的模糊性凭空增加了艺术设计作品的艺术美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使作品更具魅力和感染力。
2.推动平面设计艺术表达的主要因素
第一因素是设计者表现自己的欲望。艺术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大众的审美与实际需求,故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是如果立足于交互设计的角度,这种欣赏与设计者本身不无关系。设计者的情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当情感不断积累,达到释放的临界点时,艺术设计就有了启蒙的动力。但凡是具有清醒认识的人类,内心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区别就在于设计者较之大众多了一种艺术的实现自身价值的渠道。第二因素是使命感,尤其是身为社会一部分,想要奉献社会的使命感。社会的需求显得直接而主动,当设计者内心受到社会需求的驱动时,这种使命感就会自动转化为艺术创作的动力,带来正能量。第三因素是人本身的审美需求,究根结底,平面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不论个人、集体还是社会形势,人的需求才是平面设计艺术表达的核心动力。
三、交互设计时代平面设计的情感架构
1.设计理解阶段需要情感的酝酿
设计理解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设计者从现实世界中获得表象的过程,初步得到的艺术形象来源于审美理念指导下的创意自由流动。在交互设计的大环境下,艺术理解显得尤为重要,而酝酿情感又是这一过程中关键的环节。首先,设计前期组织管理需要酝酿情感,它是设计理解的初始阶段,是一份充满情感的工作,交互时代确定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即艺术设计需要以人的需求为创作原点;其次,设计的中段———收集资料、调查研究也需要酝酿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情感不断地产生沉淀,通过对设计数据的收集处理,设计者的职业素养渐渐地提高,同时设计意图也能在持续的归类总结中呈现出一定的形态;最后确定设计目标时更需要酝酿情感,精确的设计目标是艺术设计持续进行的动力,为了实现目标,不论是团队还是个人,都需要付出绝对的努力,最终方能获得理想的审美体验和过程中弥足珍贵的设计经验。
2.创作阶段需要情感的投入
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创意阶段是设计者情感迸发的集中体现。具体的情感投入可以通过“移情”的方式来实现,为了更好的达成创意,需要设计者从各个层面理解“移情”在平面设计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比喻、夸张等巧妙手法做到“移情”,然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运用。再有,平面设计的关键属性之一,功能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情感的投入,当用户提出了产品功能期待时,设计者就要基于这种期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创意阶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努力创作出既能满足功能需求,同时带来多样体验的产品。以UI图标的情感化设计为例,智能手机的UI图标包括系统图标和应用图标,有图形、文字、图文结合三种表现形式。符号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图标与界面之间的关系除了简单的图与底的关系外,内部同样存在紧密的联系,界面的图标既是图形化的视觉符号,也是界面整体情感的局部表现,这种情感化的UI图标取代了传统的图文说明式,具有更强的亲和力,能够正确地引导用户操作智能手机上的各种APP,可以说,智能手机在当下的绝对流行离不开UI图标设计的进步。现代UI图标经常采用分辨度较高的色彩表现形式,大胆的色彩使用配合栅格线、隐喻等手法,不仅与各项图标的整体功能协调统一,同时具有突出的视觉表现,使UI图标背后的APP印记深入人心。带有情感特征的UI图标设计是交互时代的产物,设计者在理解的阶段就开始酝酿情感,通过调查用户的使用习性,加上自己对于最终产品的认知,在具体的设计阶段,能够协调图标表现形式与目标功能性之间的关系,使设计出来的UI图标成为常见、直观、易记的表象化图形,最终当用户在体验设计产品时,感到身心愉悦,基本满足其情感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