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就是沟通的技巧”,这是这个时代对广告的定义,而更早些时间对广告的定义是“纸上推销术”。由于现代的广告不再限于在纸张上宣传,所以推销再也不限于在纸上。
再有就是“说服的艺术”。早期的广告人妄图一次性说服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他们喜欢那些长文案一次性对消费者产生说服影响,这是何等的雄心,更需要何等的能耐。这也是对广告最好的定义。
因为在市场面、在产品面广告公司的咨询力相对弱,那总有一个自己的强项吧!所以广告公司通常也就以“消费者专家”自居,广告公司更了解消费者,懂得跟消费者沟通的技巧,这就成了广告公司堂而皇之存在的价值。于是乎,广告公司也就成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那个“捎话人”。因为广告公司巧舌如簧善于把难听的话说得更动听。
岂不知,广告公司这样的角度思考方式,根本无法窥见事物的全貌,无法把话说得更动听,因为话的内容已经被商家定下来了,无论是商家硬性定义的信息,还是产品本身的不可变更性,都成了铁的事实,剩下来的活儿,就只有是广告公司帮着“润色”一下了。广告人时常把自己比喻成“媒婆”,我觉得是广告公司实在是高看自己了,严格地说,广告公司更象是宣读圣旨的“太监”。
而外资广告公司正式尽职尽责地扮演着这个角色,尽管在思考模型上,广告公司也会一并考虑到竞争因素,但那看起来更象是走走形式,而非真正对竞争面更深入的了解。即便有些了解,也仅仅是对竞品的传播途径有些了解,以便于拟定自己的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