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NEWS
+当前位置: 主页 > 设计之家

平面设计中隐性色彩

点击:

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推动和促进之下,当今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其形态已经从物质社会转变为消费社会,其行为中心也已从生产转变为消费。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欲望越来越强烈。无论是生活理念的创新,还是身份地位的凸显,亦或是风格品味的强调,都是现阶段人们精神层面的强烈追求。故此,以平面设计为主要对象,详细研究其中内隐的色彩信息,无论是对色彩设计的理论发展,还是对其应用实践,都有着极其重要且积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1.隐性色彩信息的基本信息介绍

1.1内涵和结构。色彩作为信息的基本载体,其依附的不仅仅是设计形式,还有信息传达程序得以成功实现的这一重要主体身份。从理论角度分析,色彩信息具有明显的双重性,即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的色彩信息比较直观且明确,对色彩自身的感觉特性进行表达时,通常借助或依托的是多元化的视觉元素,如图形、文字等。而隐性的色彩信息则比较隐蔽且含蓄,通常会利用多元化的手段,如暗示、象征、隐喻等表达或传递携带有文化性、情感性或是启示性的信息。对受众而言,其感知隐性色彩信息的能力和程度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宗教信仰、历史文化、民族风俗、地域地位、思想意识等。在色彩中,由于显性和隐性信息的共同作用,才使得色彩表达并传递出丰富且鲜明的内涵。

1.2传递机制。就色彩而言,其隐性信息被受众直接发现和感知的概率很低。因为隐性信息的存在是依赖于显性信息的,其传递和表达也需要在显性信息以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才能得到暗示或衬托。由此可见,色彩中隐性信息无法脱离显性信息而独立存在。但是,与显性色彩信息相比,隐性色彩信息同样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隐性信息通过直觉、意识等直接打动人心,并在此基础上,还可洞悉受众的非意识领域,从而吸引或影响受众的注意。也就是说,隐性信息可不受意识的阻扰和控制,直接进入受众的潜意识。另外,隐性色彩信息所包含的含义更为深刻,它在与图形、文字等载体的交融和配合之下,能够将设计本身的人文特征以及情感变化表达得更加丰富具体且细腻微妙。

2.平面设计中隐性色彩信息的价值分析

2.1心理学效应。从视觉传达的角度分析,隐性色彩这一信息的表达和传播,其实就是一个利用多元化手段对受众观念、行为以及态度进行诱导的心理性渗透过程。也就是说,利用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受众进行诱导,使其逐渐接受并认可该信息所表达的观点,从而引发广大受众强烈的兴趣。但是,在现实过程中,受众会根据自身需求、价值体系、生活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对信息进行本能地选择理解和选择记忆,然后通过一系列联想、想象等心理性活动,对信息作出自己客观的判断以及反应。由于色彩的隐性信息具有含蓄、模糊、隐蔽的特性,受众在进行信息接收时,会自发主动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对信息进行二次想象和创造,使得接收信息不断延伸和拓展,最终实现信息与自身工作、思想以及生活等的紧密联系。以LEVIS品牌的系列海报为例,其隐性色彩对受众思维的激发非常显著,不仅可以让受众不由自主地进行各种联想,还能让受众在接受商品信息的基础上,认可该品牌所代表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使得信息在其传达效果上具有了更为深刻且长远的意义。

2.2文化价值。就隐性色彩信息而言,其被接收与否以及被接收程度高低,主要取决于传播者和受众两者之间价值观与文化基础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两者在双方文化的认同上程度越高,其色彩的隐性信息就越容易被感知和接受,同时也更容易在情感上达成共鸣,其传播效果就会更好。作为社会、自然、心理、审美、历史等积淀的最佳结果,文化的形成具有某种特定的意义。在特定自然环境、意识形态、经济形式以及政治结构等的共同作用下,文化浑然天成,并得到不断的积累,最终流传至今。就目前来看,这些形式主体化的文化,已经内化成为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性格和文化心理。借助象征、隐喻、暗示等多元化的手段,隐性色彩信息将文化本身的归属感真实地传递给受众。在这一点上,香港著名设计师黄炳培先生的作品非常典型。以其作品《香港建筑》的系列海报为例,黄炳培先生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红白蓝条”这一元素大胆运用于作品之中,使得坚持、拼搏这一“香港精神”得到了深刻表现。另外,针对在传统理念的基础上辅以现代化的设计元素这一表现手法,日本著名设计大师佐藤晃一先生的作品也是非常典型的。在其《利休》这一电影海报中,画面简洁明了,在阴翳、暗沉的主基调中,有绚丽、清澈的色彩积极迸发,这将影片中主人翁间开始的为我独尊、权势绞杀与结尾的涤尽浮尘、自在观心进行了对比,暗喻了两者之间强烈的冲突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