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NEWS
+当前位置: 主页 > 设计之家

艺术设计教育如何在“变”中求“美”

点击:
近年来,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持续高涨。然而,尽管我国许多高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但培养的学生往往专业素养不高,实践能力不强,鲜有创意和审美意识,难适应社会需求,何况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艺术设计人才。对此,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亟待更新理念,主动求变。

从工匠到人才,重新定位艺术设计教育。目前,我国众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多以目标职业划分,如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及多媒体设计等;专业课程则以设计形式分类,不同专业方向之间缺乏横向联系,由此造成教学割裂成一个个知识点,不能成为知识链的结果,无法构建系统艺术设计专业能力和理论体系,培养不出有创意、高层次的工匠式人才。艺术设计教育应从社会发展角度理解,而非从狭义的艺术职能角度划分。这就需要高校从以下两方面加快课程改革:

一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重新梳理专业归类,富有创新意识。纵向维度指让学生了解艺术设计史,了解不同国家艺术设计流派、风格,明晰艺术设计发展变化规律和特点;横向维度指向不同国家艺术设计院校、机构学习,从中学习和了解当前专业领域现状和未来趋势。

二是打通封闭的专业理论构架。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主要包括设计概论、设计史两部分,鲜能反映新时期学科交叉、跨领域发展现实,因而亟需在课程设置中融入政治、宗教、文化及科技等其他领域知识。早在1952年,德国乌尔姆艺术学院就将科学生产、社会政治等融入艺术教育课程,成就了德国新理性主义流派的兴起。当前艺术设计教育内容应注重培养学生数字化、跨平台设计能力,使其深入理解艺术设计与其他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观。

从形式到思想,创意才是艺术设计核心。谈到艺术设计,许多人更在意作品外在表现,对设计形式背后的社会功能及深层次思想传达缺乏思考。实际上,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具有某种程度的实用性,反映着一定社会功能,是一种时代精神和个人观点的表达。从这一角度看,艺术设计教育应从注重形式到思想表达,把创意作为核心内容,即关注作品是否有独特思想与创意,是否是形式与思想的完美结合,是否改变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

然而,在目前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只重艺术设计形式,而忽略了艺术设计传达社会思想的本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多种艺术设计观念比较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每种设计形式的作用,并在多种设计语言的差异和比较中,掌握语言的准确性,从而在创作具体设计作品时,能大胆立意,追求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此外,随着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等日臻成熟,设计作品创意表达手段变得更为丰富多元,对学生熟练运用数字技术能力要求更高。为创作出设计形式、内容及思想均属上乘的作品,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比较视野,即多比较研究国内与国际、传统与现代艺术设计的不同,在把握艺术设计发展方向和呈现手段的同时,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数字平台表达能力,并兼收其他行业最新理念,使艺术设计作品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创造性。

从技能到审美,提升设计人才核心素养。一直以来,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借鉴的是苏联职业技能培养的教学体系。客观上,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为我国早期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大量产业人才。但进入信息社会,传统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已与当前社会需求不匹配。我国高校虽陆续引入西方艺术设计教育理念与方法,但对艺术设计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仍具片面性,如过于注重技法训练和形式革新,把艺术设计仅当作美化、装饰手段,由此带来艺术设计专业难出人才,遑论大师级人物。

信息化社会对艺术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即在重新整理、融合原有专业领域社会分工基础上,把自身专业特性与其他学科领域特质相嫁接,突出艺术设计审美特征。近日,教育部与北京、江苏、福建及山东等8省市签署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旨在推动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构建上下联动、统筹整合及协同推进的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工作机制。从现实来看,作为一门融美学思想、创意思维与当代科学、环境等相结合的学科,艺术设计教育还应将审美与创意作为艺术设计人才的核心素养,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觉和对艺术设计创意表达等方面。

对此,高校艺术设计教师不妨尝试将传统课堂授课形式变为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如将课堂搬到艺术展馆、文化产业园等地,参加设计师工作室,体验走在国际前沿的艺术设计理念。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亦会无形中得以改善,学生的设计观和创作能力也将日益满足社会需求。